生物有机肥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生物有机肥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机械-中国印刷业年末思考

发布时间:2021-10-25 23:30:11 阅读: 来源:生物有机肥厂家

“印刷”在中国是1种古老的传播手段,也许正是由于这层久远历史的隔膜,最近几年来的发展总显出步履维艰与力不从心的老态。但是最少在未能找到下1个满意的“接班人”前,印刷在传播业中流砥柱的地位还是无人能撼的,在06年即将结束之时,我们有必要来看看这1年中“印刷”所走过的道路,光辉与失落虽成过去,经验与教训仍需总结。 根据现在已公布的数据,仅06年印刷机械企业的销售收入总额同05年同期相比已上升了7强拆要具备什么条件.7%,但由于技术提高速度缓慢、竞争加大、利润摊薄等众多缘由,利税反而降落了8.6%,利润总额也同比降落15.4%,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同比降落4.6%,统计内的亏损企业已由原来的5家增长至8家,还有3家企业因各种缘由经营出现严重困难,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很多企业堕入到“不做赔、做更赔”的怪圈!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会经历从探索起步、繁华兴盛,到竞争洗牌,这1进程难免伴随阵痛与挣扎,历经市场竞争洗礼,良好群体终究会脱颖而出。“印刷”也不会脱离这类自然规律:从最初印企在全国的“遍地开花”到终究胜出的“珠3角”、“长3角”和“环渤海”3大印刷产业带。诚然,政策的倾斜与位置的优越是成绩它们的重要因素,但是最初建立时还主要依托的是当地良好的工业氛围和人文精神层面的积极引导,这些都对其发展起到不小的促进作用。虽然期间也有产业地转移所带来的各种不适,很多企业利益乃至区域经济收益都遭到冲击,但是这类发展是客观规律,无可逆转。因此在坚持良性循化发展的大背景之下,许多大型印刷企业都被吸引至此,同时又掌控住了中国对外开放逐步加大这千载难逢的良机,所以吸引更多外资的投入一样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3个极具范围的产业带终究构成,中国印刷产业3分天下的格局已初具范围! 1样的,这样的吞并还产生在更多的企业之间,越是处于“领头羊”位置的企业,越会快人1步地做出这类决断:5月中旬高宝公司与曼罗兰公司就印刷领域展开合作计划——高宝公司出资购买曼罗兰生产的设备零件;6月份,深圳9恒印刷设备器材与韩国太阳机械正式携手合作;紧随其后的是上海中华商务与上海电气团体确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明确两大团体通过优势互补和协作发展,更好地开辟市场;还有网屏与惠普联手推动数码印刷与胶版印刷作业流程的整合;和中华商务(香港)与柯达签署了协议,战略伙伴关系明确确立……不论是国际企业还是国内企业,“合作”几近成为1种潮流,恍如在这样的大潮中,谁的节奏慢1拍就有可能被他人领先。 但让人颇感遗憾的是:在这样明显的趋势之下,国内大多数中小企业恍如显得无动于衷。缘由1方面是不思进取、只顾眼前;另外1方面不懂共赢、戒备心重。却不知,在上述企业“强强联手”实力倍增之时,如果不进反退,相互打压,前文提到利润缩水的事实已清楚地摆在眼前,其结果终究只能将大好市场拱手相让。(详见笔者《谁动了印刷业的奶酪?》1文). 综上,笔者认为今年首先应当总结的1点就是:明确“联手发展”是中国印刷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延续发展、对抗国际企业进占中国市场的的积极策略,胸怀与气度更大1些,责任感与使命感更强1些,不但可以有力地推动民族产业的发展,而且也能为自己赢得未来的市场。 其次,根据05年的产业分析,能很明显地看出:书刊印刷已成为制约印刷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反,包装印刷业的年产值已突破1000亿元,已占到全部印刷业产值的35%,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能够想象得到这将会是印刷业接下来又1个新的利润增长点。不但如此,商业印刷也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成为印刷市场的主力军,虽然现在的商业轮转机动辄上千万,可是纵观印包市场,它也是目前利润最为稳定的印刷生产方式之1,接下来几年应当还会有所突破。 除上述两种,数字印刷也是1股不容小觑的气力,笔者查阅大量资料,预测数字印刷将从现在占全部印刷市场4%的份额增加到2010年的14%,其中喷墨技术将占到1半左右,到2015年全球数字印刷产值将到达1248亿欧元;目前美国数码印刷零售额目前的年增长率为18%,欧洲的年增长率为22%,而在世界其他地区平均年增长率为8%,而国内数码印刷增长率不足5%,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传统的印刷方式下产品的市场地位,特别是书刊的传播龙头地位,已遭到众多媒体的挑战:广播、电视、网络正以各自鲜明的特点冲击着这个市场;从需求来看,这个市场还在不断萎缩:书刊稳定销售对象——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降落,随着我国长时间坚持实行的基本国策,小学生数量于今年降至历史低点,那么几年以后的中学生数量也会有大幅度降落。这样下来,不但教材销量减少,教辅及其它相干书刊销量也会进1步缩水。再深入分析下去,那些有良好设备的国有教材定点生产企业,为了生存发展,1定会开辟其它市场,这样也将会成为现有印刷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潜伏竞争对手。 传统印刷的“无利可图”与国内外大型企业“前狼后虎”的夹击,使得中小企业要想寻求发展,就要找准特点,找准切入点。所以06年末我们需要总结的第2点就是:印刷产业结构需要调解,明确知道这已经是“箭在弦上,不能不发”,要看准接下来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基于以上两点的不断完善,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完成我国目前印刷定位的变化,即如何从“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转变。 “我国印刷品需求市场广阔”恍如可以从“我国人口众多”这1客观事实上得到佐证,但实际情况是,我们的印刷人均消费仅为发达国家的10分之1,“印刷大国”不假,而“印刷强国”就算不上了。造成这类现象的缘由是多方面的:文化水平的落后、本身产业结构的不公道等等。但是随着文化教育的普及深入,人民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文化类产品的要求还是会增加的,问题是“印刷”如何从众多新兴媒体中分到1杯羹。 另外,“印刷强国”的1个重要标志在于,其实不是销售总额的1再突破,而是利润总额的1升再升。分析利润降落的成因,不难发现还是要在加强行业规范与技术创新上多下工夫:加强行业规范则可以避免更多的企业堕入恶性竞争不能自拔,限制价格相互打压,帮助保持市场的平衡,从宏观角度对全部印刷业起到调控作用;而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任甚么时候间都不能停懈,这才是增加市场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商家怎么要拆迁补偿。 “印刷强国”的另外1个重要标志是:增加对外出口贸易。这类增加不是普通产品出口数量的上升,而是针对1些高附加值的印刷产品和机械而言的,只有这样“有质量的贸易”,才会有助于国内产业的发展。这才是“强”与“大”最为本质的辨别。 有关人士预计:到2010年的时候,印刷品的整体增长趋势还将在3%⑷%之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与国际经济的接轨,国际资本进入我国印刷业的步伐也将不断加快。剩下的短短4年时间内,我们要面对的问题还有很多,“强强联手”加“产业调解”将是我们从“大”到“强”转变的重要武器! 转载自:中华印刷包装网